7月10日上午,由民革厦门市委员会、中共集美区委宣传部、中共湖里区委宣传部和台湾声乐家协会共同举办的第十七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音乐交流季在福建厦门集美开幕,包括台湾音乐文化领域知名人士、行业协会、优秀青年合唱团队和台湾青年代表在内的两岸音乐团队、从业者约200人参加。
海峡两岸音乐交流季开幕式现场(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东南网7月10日讯(本网记者 李霖 李奇)7月10日上午,由民革厦门市委员会、中共集美区委宣传部、中共湖里区委宣传部和台湾声乐家协会共同举办的第十七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音乐交流季在福建厦门集美开幕,包括台湾音乐文化领域知名人士、行业协会、优秀青年合唱团队和台湾青年代表在内的两岸音乐团队、从业者约200人参加。
“音乐,是连接两岸同胞心灵的重要桥梁……也承载着两岸同胞共同的民族情感……更烙刻着两岸共同的文化印记。”全国政协常委、民革福建省委员会主委夏先鹏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此次活动以乐为媒、以曲传情,搭建起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让两岸音乐人汇聚于此,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创作出更多富有时代特色、体现两岸同胞共同心声的优秀音乐作品,吸引更多两岸青年多往来、多交流、多交心,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生力量,共同奏响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时代强音。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李心草表示,海峡两岸音乐交流季的启幕,搭建了一个开放、包容、深入的交流平台。他期待,在接下来的交流活动中,两岸音乐界青年人能深入互学互鉴,在音乐创作、表演形式、艺术理念等层面深度交流,携手创作更具深度、广度和时代感的作品。以此次交流季为契机,共同探讨深入合作的方式和途径,创造更多机会让两岸音乐学子在交流中开阔视野、提升素养,共同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在这样一个网络流量至上的时代,在一个大数据主导一切的时代,一个美的主张,要怎么被听到,被理解,被传播。我想这是我们让大家欢聚于此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台湾知名音乐家杨先生表示,音乐没有地域和时间的界限,是需要不断地交流、切磋和打磨的,这是音乐人的心之所向。海峡两岸音乐交流季为搭建两岸音乐人交流平台,“团结在一起发声,让大家注意到音乐的美。”
海峡两岸音乐交流季开幕式现场(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本次海峡两岸音乐交流季以“鹭遇同声音创未来”为主题,为期4天,在厦门市集美区和湖里区分别举办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通过多元内容推动两岸业界青年深度交流,吸引更多台湾艺术青年来大陆发展,发挥音乐“以艺术促进融合发展”的独特作用,加强两岸音乐学术界的联系,增进两岸民众之间特色交流,为海峡两岸音乐交融发展注入新活力。
“透过音乐这个很好的媒介,更好地把大家拉在一起。”10日晚举办的“华灿之夜”海峡两岸艺术交流音乐会上,两岸优秀青年音乐人和音乐团体将以经典歌曲为纽带拉近彼此距离。台湾紫韵筝乐团张老师此次携10余名青少年登台演奏古筝。她表示,此次交流活动中,大家互相学习舞台感觉、演奏技巧等,“希望之后可以有更多的这种音乐交流,让我们可以一起把音乐做得更好。”
此外,10日,海峡两岸音乐交流季圆桌讨论和行业对话在集美启动,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青年音乐代表与业界专家互动等形式,搭建两岸音乐人行业深度对话平台。11日、12日,“两岸合鸣·乐海同音”音乐创作营成果展暨第三期开营仪式、“声夏光年”音乐市集将在湖里举办,呈现海峡两岸音乐创作营第一、二季10首优秀原创作品,打造“听、逛、玩、尝”互动性强的音乐市集,提升公众的艺术参与和音乐体验感。